上海精因宝贝供卵 > 上海代怀孕知识 >

这艘船让欧洲“中国风”刮得更猛烈

时间:2023-01-20 15:30

来源:未知作者:admin点击:366

这艘船让欧洲“中国风”刮得更猛烈

黄埔岛上的制茶景象,茶叶是销往法国的主要货品之一。

这艘船让欧洲“中国风”刮得更猛烈

《皇清职贡图》中法国人的形象

这艘船让欧洲“中国风”刮得更猛烈

安菲特利特号返程后销售货物的情景

1698年11月2日,一艘名叫“安菲特利特号”的法国商船驶入广州黄埔港,揭开了法国对华直接贸易的序幕。这个东方大国的风土人情、社会面貌、经济运行、管理模式等方面,引起了法国人的强烈好奇。虽然在此之前,中国的货物包括茶叶、瓷器和丝绸已经经由各种途径在欧洲市场上受到追捧,但对法国人来说,直观、切身地接触到中国的土地和形形色色的人,毕竟还是第一次。安菲特利特号作为席卷欧洲百年之久的“中国风”的象征物之一,和其他许多远洋航船一样,命运传奇。

这艘船让欧洲“中国风”刮得更猛烈

文/图: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法国籍的中国“钦差”

回国去请科学人才

之前,已经有一定数量的法国人在中国生活。1685年,法王路易十四出资向中国派出了6位“国王的数学家”。其中一位叫作白晋,是法国勒芒人。他于1688年2月到达北京,留在了清宫,并获得了康熙的信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曾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的耿升等学者指出,白晋以“钦差”的身份返回欧洲,为中国征募通晓科学知识的新人。康熙的目的,主要在于利用欧洲人的科学知识。但法国则希望在中国扩展影响力,科学事业只不过是在当时条件下采取的一种迂回措施。无可讳言,虽然双方的目的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但的确在某种层面上找到了合作的可能。

1693年7月18日,“钦差”白晋离开北京返欧。回到欧洲之后,1697年,他用法文出版了《呈奏国王的中国皇帝之历史肖像》(即《康熙帝传》)一书。这实际上是他当时呈奏路易十四的一份有关康熙时代中国国情的秘密报告。在这本书中,白晋对路易十四和康熙帝都大加美誉,并称中国方面对西方的科学人才有极大的需求,希望经由他们引入西方所有艺术和科学。

白晋的报告有相当多言过其实之处,也遭到了来自法国宫廷和官僚阶层的质疑,比如,在既无国书又无证书的情况下,怎样证明他的“钦差”身份?如果以法国王家的名义向中国派出一艘船,是否真的会像他所说的那样受到热烈欢迎等等。

白晋也知道,自己很难从疑惑重重的法国官方获得一艘大船,载着欧洲的科学人才直航中国。于是他积极向私人公司寻求帮助。不久,他结识了玻璃制造商儒尔丹,并在蓬查特兰伯爵的干预下,从法国东印度公司拿到了授权儒尔丹派两艘船直接入华经商的许可。这份许可的条件很严格:不允许儒尔丹的船连续第三次远航中国,两次远航也不能在中法两国途中任何港口中经商;每艘船上还必须设两位东印度公司的监察大员,且由儒尔丹提供经费等。

运回法国的中国货

轰动朝野和社会

1698年1月22日,法国行政法院批准了儒尔丹与东印度公司的协议。3月6日,安菲特利特号船从法国的大西洋名港拉罗歇尔港起锚远航,在拉罗克船长的指挥下,前往中国。10月5日,它到达广东上川岛;11月2日,在经过7个多月的航海之后,终于在广东珠江口抛锚。白晋带着两名同行的欧洲人,从珠江外海改乘小船,前往广州城。由于“钦差”的身份,他享受到了尊崇的礼遇。虽然安菲特利特号并不具有法国“皇家御船”的身份,只是一家法国的私人公司购买、装备的船。但囿于信息传播的不足以及其他一些原因,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欧洲,人们普遍认为,这条船就代表了法国官方。

安菲特利特号在广州逗留一年多后于1700年1月26日启程回国,8月3日回到法国圣路易港。1701年3月7日又搭载了一批相关人士再赴广州。两次航行之后,儒尔丹将它转卖给了海军,继而被法王出租给一家公司。

学者们评价,在法国于17至18世纪掀起的“中国风”过程中,安菲特利特号的两次远航起了重要作用。耿升认为,这“既是法国长期在华活动的结果和形成的一次高潮,又为法国后来在华活动开辟了道路,特别是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安菲特利特号离开广州时,除了装载了大量的货物外,还装上了康熙赠送路易十四的重礼,包括精美的布帛、瓷器和几大块茶砖。其精美程度令见多识广的王公贵族们也感到惊讶不已。而其他货品包括大量瓷器、丝绸、布帛、漆器、纸张、屏风等小家具的销售更是轰动朝野和社会。法国国务部长蓬查特兰在其私信中写道,本来预计300磅一件的瓷器和漆器,被炒到了380磅一件。这次拍卖让股东们赚取了超过50%的利润。

相对来说,安菲特利特号第二次航行中国及返航,在法国所造成的轰动效应要小得多,利润也比较微薄。但二航中国时携归的大批漆作家具,被当时人称为“中国-安菲特利特漆器”。

大批法国船来广州

让法国人爱上了中国艺术

从安菲特利特号航行中国的身后,可以看到法国东印度公司的影子。法国东印度公司是在法国与荷兰激烈的海上竞争背景下成立的,是一个由国王作为大股东,由国王政府直接支持,由国家组织并出资、筹资的具有官方性质的商业机构。

在远东地区,法国格外看重与中国的贸易。至18世纪前半叶,法国对华贸易迅速发展。根据历史学者康波的统计,“自1698年法国第一艘船到达广州,到1769年……法国共派遣了110艘商船到中国进行贸易,其吨位多在550~600吨;私人贸易期间大致派遣了40余艘船到中国;1785年成立的新东印度公司共派出了7条船。从贸易结构上看,这一时期法国船携带到中国的商品主要有:毛纺织品、火器、摆钟和手表、风景挂毯、望远镜、银器和珐琅器、计算器、海洋罗盘、水准仪银币等”。中国输往法国的重要货物有丝绸、瓷器、茶叶、樟脑、胡椒及各式手工艺品等,这些商品输入法国后多数都被运到南特进行拍卖,让南特变成了一个大的贸易集市。许多来自英国、荷兰的商人也到这里选购中国商品。中国商品带给法国一种轰动效应,精美独特的东方工艺品开始风行于法国宫廷及上流社会。东方艺术风格成为法国艺术家模仿的对象,对法国瓷器及漆器工业的产生和多项艺术风格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安菲特利特号首航中国时,乘客里有一位叫作马若瑟的法国人。他到中国后,把元曲《赵氏孤儿》译成了法文。这是欧洲人翻译的第一部中国戏剧。一经发表,就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其后几十年间有英文、德文、俄文等多种版本。就连当时在欧洲名声显赫的文学巨匠,如意大利的梅达斯塔苏、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歌德等,都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纷纷加以改编,搬上舞台。这也是安菲特利特号远航的一个辉煌的文化成果吧。


参考资料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

Copyright © 2022-2030上海精因宝贝供卵 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